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田流水稻花香 (第5/8页)
朱大贵眼一瞪道:“崔老五,上面的话恁也敢不听?这才吃了两年饱饭,你就忘了本啦?” “忘本谈不上,俺就是想问问,凭啥不去一村、三村,非要在咱二村试种?” 他这话一出,顿时得到了大多数老村民的响应,而那些新来的都是缩手缩脚的靠在墙根儿下不说话。 “就是,俺以前逃荒的时候吃过湖北的大米,一点儿也不好吃。” 朱大贵骂道:“恁懂个屁!吃两顿糙米就以为天底下的稻米都一样?瞧把恁能的!” 肖占武连忙道:“咱这儿跟湖北不一样。拿你们二村来说,属于三江平原,地势平坦,是世界上第三大黑土带,土质肥沃。要是在这里种稻谷,肯定比湖北的好吃......” 众人听他说的一套套的,那气势就跟小学校的教书先生似的,质疑的声音不由弱了下来,都认真听他解释。 肖占武对二村的村民解释说,不是说土壤肥沃就可以都种水稻,像是山坡地就不太合适,改造成本太高。而平原田地的水利设施和交通条件跟不上的,也得先种两年小麦或是甜菜。 此人是去年陈青松下去视察农田水利的时候发现的,不光种地是把好手,还爱动脑子;民政上面传授的种田方法,他总要琢磨出个一二三来。 当初一番谈话后,陈青松觉得此人是个可造之材,于是便在秋收后让他到技工学校上识字课,又亲自传授了水稻育秧栽培、田间管理、如何兴修农田水利等专业知识,也算是倾囊相授了。 一个冬天的学习下来,让肖占武感到受益匪浅,想不到种地还有这么多的学问。去年秋收后,陈青松又让他来到技术学校,结合他在田间地头的经验,给一群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讲课,效果非常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