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_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 第15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 第151节 (第7/9页)

摄影机,又是拿着话筒,那个女记者,还把自己画了个大白脸,都纷纷好奇地过来问他们是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女记者一看这些人问,扛着摄影机的男摄影师,也默契地打开了摄影机,女记者问他们:“请问你们知道我们吴城出了两个清大和京大的高材生吗?”

    这里的很多人,一辈子都没出过水埠镇,又哪里会知道吴城的事?

    闻言都纷纷摇头: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还有不想被采访的人,面对摄像头转过身摆摆手:“不知道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有听到热闹跑来的年轻人,他们从外地打工回来的,从赌博桌上刚下来,见到有记者,头伸到摄影机前,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问记者:“是我们山涧乡的吗?”

    他的普通话,遭到了船上很多他同伴的嘲笑,把他笑的脸涨的通红。

    当地人的风气真的很奇怪,他们自己不说不通话,也看不起,甚至嘲笑所有非水埠镇的外地人,任何口音与他们不一样,试着说普通话的人,都会被当地人用当地一个土话,类似于‘南蛮北侉’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,比如说:“嘁,还学侉!”

    “侉子!”

    像小江叔奶奶这种一辈子都改不掉自己原来口音的,村里很多人喊小江叔奶奶,都是直接喊她:“侉子。”有时候喊小江叔爷爷,都会直接喊:“你家侉子婆娘呢?”

    侉子,侉子,在当地人眼中,是一种很贬低别人的话,这导致在农村很多想学普通话,想说普通话的人,在老家,都不敢开口,就怕惹来别人的嘲笑,反倒是他们去外地打工,不论怎么说普通话,都不会有人嘲笑他们。

    当然,他们不学着说普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