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 第32节 (第5/9页)
版社中,选出有着最好的北地市场渠道,最有利于《武侠》进入北地市场的出版社罢了。 这一点对他这个出版系统内部的人来说,并不算难。 对于这么快就有出版社看中《大宋》要签出版,江柠是诧异的。 “是我们主任亲自帮你找的出版社。”王咏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:“只出版已连载的部分,做第一册 ,合同李主任已经帮你谈好了,你看一下。” 目前李主任给他发过来的只是电子版合同,或者说,根本算不上合同,只有一些大致条款,主要还是出版社报价,正式的合同,要等出版社那边寄过来,具体细节,等合同到了,再和出版社那边谈。 因为《大宋》本身自带的热度,出版社那边给出是首印十万、百分之九的价格,之后每加印十万,上涨一个点。 价格很厚道。 李主任为她找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辟北地市场,所以只象征的收了她一点代理费。 而此时,因为《武侠》总月销量的上升,与《武侠》合作的印刷厂也在加班加点的印刷。 作为与《武侠》有着深度合作的广市印刷厂,在进入九十年代后,《武侠》的式微,也让印刷厂的订单大幅度下降,虽不至于像其它厂子一样,面临倒闭,却也是艰难维持。 《大宋》的火爆不光只是使得《武侠》杂志社一夜回春,也给印刷厂那边带去许多的订单,不说别的,光是一个《武侠》杂志社,上个月在他们印刷厂的总印刷数量,就达到了三百多万册,这也大大缓解了目前印刷厂的财政状况,之前很多没发的工资,也都发了下去,印刷厂的工人们也都喜气洋洋。 《武侠》的热销,和《大宋》《包青天》的热度,也掀起了一股刑侦热,让不少对刑侦类有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