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_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 第14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发家致富奔小康[九零] 第146节 (第10/10页)

的斜坡下来的,走在路上向上看,这几乎人家的防水高台确实有两三米高,但实际上他房子的宅基地,是完全没有加高的,只是在建院子的时候,用石头垒的与他家房子的门槛一样高,用土填平,既是菜园子,又是防水高台。

    可江爸如果用这两块地做宅基地的话,那就不一样了,因为这块地,已经不属于山势斜着下来的山地,二十余河滩的滩地。如果不是江爷爷这一代人,为隔洪水,用他们的肩膀生生在这里挑了一段堤坝,连接水电站和许家村,这两亩地,就是实实在在的河滩地。

    水电站虽然还在更下面,但位置却在大队部的更后面,地势更高,比江爸这两亩地高有十几二十米,哪怕大队部被淹了,都不会淹到水电站。

    村里不是没有像这两块地,当宅基地的人家,比如大房的江月琴家那一块,就有山地不够,房子往下建的,可大房那边的地势也比这边高的多,最多也就是在正房下面加个半米、一米,当防水层用,平时下面都堆满了柴火和煤球,一般的小洪水,都不会淹到那里去的,除非是那种十几二十年一遇的超大洪水,这一层的防水层,才会起作用。

    江爸如果用这两亩地来建房的话,起码要在正屋下面,还要建一个三四米的地下室,当做防水层,也就是说,至少要建三层楼,一楼虽是在地上,却还是要当地下室用,二楼和三楼,才能正常住人。

    还有个问题是,在这里建房,地基基本上年年都要泡水,所以地基一定要打的非常结实耐用,而且人家的一层还能当仓库,他家的一层,连仓库都当不了,只能当防水层,还要年年进水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