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1991当首富_第755章:布局新浪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755章:布局新浪网 (第1/4页)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按照陆凡的安排,杨宏斌、戴哲、赵小民和沈清竹,去了长安国际大厦写字楼,考察这栋写字楼即将完工的写字楼的软硬件和周边环境,了解清楚价格和购买政策。

    陆凡吃完早餐,便被王硕和马未嘟开车接走了,二人说要介绍一些京圈的朋友给陆凡认识。

    车子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,陆凡下车后,就见一个巨大的牌子上写着中关村三个字。

    “陆老弟,这里就是中关村,被称为京城的电子一条街。从80年代中期开始,就有大批的科技人员下海经商,到这里来创建科技公司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有很多的朋友,都是在这里开科技公司的,今天给你介绍几位行业内的大佬。”

    王硕把车子停好,对着陆凡介绍说。

    中关村又被称为华国硅谷,陆凡上一世多次来过这个地方,对这里相当了解。

    在明清时期,这里一片荒凉,宫里的太监死了,多半埋在这里,因为太监又叫中官,所以,这里就被称为中官坟。

    共和国成立后,中官村被划为首都文教区,大量高校落户此地。后来,当时住在北京的大文豪郭沫若,觉得这个名字却与读书格格不入,便将中官村改名为中关村,这就是中关村名字的由来。

    从1984年开始,大批科技人员下海经商,把公司落户此地,中关村逐渐发展成了京城的电子一条街。

    到现在,中关村有众多科技公司林立,电子商铺繁多,成了华国高科技行业,特别是IT行业的代名词。

    作为华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自主创业示范区,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,中关村一直是华国科技创新的最大品牌和风向标,从这里走出了联想、百度、小米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