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24 (第2/4页)
悲,自然带着善意、怜悯。” “不。”恶念快速地否决他,“你只是习惯了。看看这些肮脏的、不知悔改的恶人恶鬼,想想你帮助过的那些人,你的慈悲,你的善意与怜悯,可有得到他们半点感激与回报?” 对于生前事,善念什么都不记得了,恶念却还记得清清楚楚,他右手一拂,一阵戾气涌动,化成数个人影的模样,其中一个,是小和尚。 这些人影,演着一幕幕不同的场景。 第一幕,十四五岁的小和尚辞别师父下山游历,山门离别时,师父对小和尚谆谆教诲,要他慈悲为怀,怜悯世人、助人为乐,小和尚谨记师父的教诲与叮嘱,怀着对红尘的好奇雀跃下山。 第二幕,初入红尘的小和尚,保持着初心四处行走,他像师父教导的那样慈悲为怀,助人为乐。在这期间,他帮助了很多人,得到了他人的感谢,但也有在帮助过别人后反被怪罪责骂多管闲事的情况,还在帮助他人时遇到了多次仗势欺人的情形,更有面对恶人草芥人命时深深的无力。 人心是复杂的,小和尚没有老师父那般对红尘事淡然处之的心,他还年轻。他在见识过人间诸多不公后,再难保持初心,他不想辜负师父过往的教导,却又再无法以众生平等的眼光相看世人,他开始对事物带上情绪,代入善恶之分。 佛眼中的众生平等,便是没有阶级、善恶之分。佛就算说善恶,也是世俗之善,世俗之恶。 “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。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” 小和尚不懂,他太执着世俗中的善善恶恶,到最后,他眼中看到的只有世俗之恶,反让自己陷入了魔障。 人影演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