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流文艺时代_第一百四十一章 长篇与中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长篇与中篇 (第7/7页)

说了。

    余桦来的当天,于东先给余桦在作协附近的酒店订了个房间,然后就去火车站接他了。

    接到余桦的时候,他形容枯槁,面色疲惫,像是很长时间没睡觉了。

    不过手中的烟却没断。

    “刚才下车差点没扛住,就靠这个提神了。”余桦举了举手中的烟,又感激道:“于东,多谢你啊。”

    于东摆了摆手,“客气什么,咱们先去吃个饭,然后你去酒店休整一下,你现在这个状态,可不太适合去杂志社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去了也没用,我跟巴老约的是明天下午,他现在估计也不在社里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把心放下来,好好休息休息,晚上我叫了几个朋友,大家一起吃个饭。”随后于东又补充道,“都是熟人,格飞、程主编、孙甘露老师。”

    余桦笑道,“这次来我也是要找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随后于东带着余桦先吃了个饭,然后去酒店休整。

    在余桦睡觉前,于东把他新书的稿子要到了手,趁着他睡觉的时候,把稿子看了一遍。

    确实是《活着》。

    而且还是中篇版的《活着》,总共也就六七万字,跟于东印象中在《收获》发表的那篇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中篇的《活着》跟长篇《活着》在整体的叙事上是差不多的,只不过在wg和dyj这两个时期的描写上要着墨少点,另外二重叙述的交叉也要少上一半。

    前者是故事内容上的区别,后者则是叙述手段上的区别。

    在于东看来,后者对整部作品的影响要更大一些。因为二重叙述的交叉、叙事的停顿,非常影响故事的节奏。

    也正因此,于东认为中篇的《活着》远不如长篇《活着》。rou都督的溯流文艺时代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