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四三章 大汉的传统 (第1/4页)
盐铁之议,其实可以算是儒法之争了,可以说是决定大汉命运的一次辩论。 这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武帝刘彻在死前给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,安排了几位顾命大臣。 也就是大司马、大将军霍光,与桑弘羊,金日磾,上官桀共同辅佐幼主。 而霍光和桑弘羊之间,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 霍光主张推举贤良、询问民情、免除田租,即“恤民政策”,这是武帝末年政策的继续,其意合于标榜德治的儒家思想; 桑弘羊坚持再开屯田、增强国力,所谓“富国强兵”,这个完全是武帝中期的做法,以增强国家权力为优先考虑,与法家的政治思想合拍。 这两方是谁也压不过谁。 同时武帝去世的时候,桑弘羊的的理财政策并未随之废除,大汉的官营几乎完全控制了生产销售和市场,地主官僚、贵族和商贾们都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了。 要知道在汉代那些商人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,就像是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,可是掌控了天下泰半的冶铁业,手下的僮仆上千人,雇工也是有万人的,实力不可小觑的,而这样的豪商巨贾天下可是不少的。 再加上各地的那些真正的世家豪门,虽然一个个不显山不露水的,但是实力上可真不是那些豪商可比的。 这些人都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了,要不是之前的武帝罪己诏平复了天下人心,秦末之事,现在已经重新上演了。 但是这些人虽然没有造反,但是他们却推动了霍光开了盐铁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