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天地球大融合_第二十三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三章 (第2/4页)

东汉时期诸夏在籍人口已有五千万之多,而西晋初年的人口仅剩不到一千万;唐朝时期人口数量在六千万以上,而到了北宋初年,控制着人口密度最大的湖广江浙的北宋,全国上下人口相加也不到两千万;明末随着南美大量白银一同流入的还有土豆、红薯和玉米等山地作物,也因此人口数量的锐减远比之前所有的王朝末年都缓和了许多。

    但是即便如此,明朝自万历四十三年,山东大旱时起,就已经是进入了小冰河期,至此一连几十年,大明都是在山河破碎风飘絮。

    从天启七年陕西北部大旱开始,旱区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;崇祯三年,陕西全省大旱;崇祯四年,河南大旱;崇祯五年,山西大旱;崇祯十年,河北、山东大旱……

    旱区逐年向东向南推进,老的旱区持续干旱,新的旱区每一年都在出现;4级以上的旱情兰州持续了四年,苏州和松江持续了六年,沧州和太原持续了七年,郑州和洛阳持续了八年,西安持续了九年,而最严重的延安和榆林更是持续了十三年之久……

    明帝国自北向南几乎每一省每一府都有大旱的记录,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崇祯十六年,次年全国各地的旱情开始有了明显好转。

    而这个次年是个意思,次年就是崇祯十七年,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(1644年4月25日):崇祯皇帝砍杀了后宫的嫔妃、公主等女眷,然后跟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,据说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