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两百六十八节 来自印度的消息 (第2/13页)
必赴汤蹈火。万死不辞!” 刘彻嘴角微微一笑,让自己的态度尽量变得亲和起来,心中却是吐槽着:“赴汤蹈火?万死不辞?信你们才有鬼!” 前世之时,吴楚之乱。关中商人几乎集体骑墙观望,甚至都准备好了迎接吴王入继宗庙的仪式和程序,只等吴王入长安,就三呼万岁。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,平叛大军出征。随军的彻侯竟然找不到贷款的地方。 最后只有无盐氏出贷五千金给周亚夫,解决了彻侯们出征费用。 而其利息竟然高达十倍! 每每想起这个事情,刘彻心里就很不舒服。 身为统治者,他心里的潜意识深处,对于一切可能的叛贼和逆臣,都有着十倍戒心。而商人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他们根本不会刘氏的忠臣,只是一些被利益驱动的家伙。 但无盐氏居然敢放那么高的高利贷,最后还本息全部收回。 这就让刘彻多少忌惮关中的商人。 这几天,刘彻恶补资料。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。 譬如说,此时,商人们虽然会跟官僚勾结起来,形成利益共同体。 但是,他们却还没进化到给官员干股和分红的程度。 一般来说,这些商人只是按季度孝敬一些钱帛给他们的关系户。 因而,刘彻暂时还不用担心,动了这些商人,会出现明代的晋商集团和盐商集团那样的疯狂反扑。 也就是说,这些商人。虽然背后都有着保护伞和靠山,但那些保护伞和靠山,并不一定会真的站在这些人一边。 答案很简单,没有干股和分红的话。 那张三可以孝敬。李四也同样能孝敬。 官僚们犯不着为了每年固定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