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九十节 皇帝的新衣 (第2/4页)
似了那个巨人高高耸起的屁股。 当远古之时,华夏民族的先民们第一次走下黄土高坡,迁徙至此时,就以脽来命名这个台地。 脽者臀也。 从此。脽就成了这个台地的名字,无论夏商周,还是春秋战国。仰或如今,它都叫脽。 自古以来,这里就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祭祀场所。 黄帝在此扫地开坛祭地,立为后土之祀。几千年来。历代天子,都将脽上视为地主的道场,岁时祭祀,永不停歇。 而,此处,确实也是华夏先民们在远古时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,甚至说它是华夏文明之源,祖庭也不为过。 高耸于黄河与汾水之间的高台。是天然的屏障,保护了先民们能免遭猛兽与域外蛮族的侵袭与sao扰。使得先民能繁衍生息,逐渐壮大。 当年,就是以脽上为基点,华夏的先民们将文明之光传播到中原大地,辐射到四方蛮夷。 “有服章之美谓之华,有礼仪之大谓之夏!”刘德感慨着张开双手,道:“华夏祖庭,吾魂牵梦绕之地也,来到这里,我如游子归乡,倍感亲切!” 当然了,禹皇鼎就埋藏在脽上魏国后土庙之旁的土地。 刘德此行的目的,就是要来取出它,供奉它,尊崇它,膜拜它,让它再次绽放出万千光彩,照耀华夏大地,庇护天下苍生。 刘德步步前行,怀着虔诚之心,就像一个朝圣的信徒,行走在脽上的土地之上,看着纵横交错,犬齿相连的密布于脽上的无数沟渠。 “鬼斧神工啊!”刘德激动的感慨着,三世为人,这却是他第一次站在这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,中国文明最初的火炬之上。 “是的,殿下,确实是鬼斧神工!”一旁的周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