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返1977_第二百七十六章 面人儿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面人儿 (第1/5页)

    当天一大早,除了要上班的洪衍争、徐曼丽、洪衍武、陈力泉,以及需要吃奶得跟mama一起待在“红旗厂”厂办托儿所的小洪镒以外。洪家其余人员,都拎着菜蔬瓜果,拿着鸡鸭鱼rou来到老宅。

    不用说,糖心儿”既然是洪家没过门的儿媳妇,当然要主动过来帮忙cao持啊。

    她是头天先是用“宝姨”传授的办法,按南方习俗,用米面糖奶连夜做出了剪刀、梨、茄、瓜、石榴、苹果、小鸡、小猪、金鱼、蛙、蟹、虾等各种花形图案油炸烙食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呢,带着这些应节的“巧果儿”,又特意去东单菜市场买了两尾活鱼,跟着就赶去煤市街洪家老宅帮忙了。

    凑巧的是,在大栅栏下了车后,她还碰上个“捏面人儿”的白胡子老头儿。

    这可是京城自“运动”以来,她第一次在街头遇见重cao旧业的民间艺人呢。

    所谓“捏面人儿”,其实也叫“面塑”,是我国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技艺。

    艺人要把江米磨成面,再把面和水揉软,加上蜂蜜、石蜡,用颜料调成五颜六色,再通过自己的巧手,捏成各种古装戏曲的人物角色。

    如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刘关张,《西游记》的唐僧师徒,《定军山》里的黄忠,《长坂坡》里的赵云等。

    而“糖心儿”遇到的这位,木箱子上刻着“面人江”的字样,手艺居然相当精湛。

    由他做出来的小面人身披各色铠甲,背扎四面靠旗,手持刀枪,威风凛凛。

    因此,这老头儿的身边吸引了许多大小观众。“糖心儿”站那儿跟着看了老半天也是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只可惜,老头要价两毛捏一个,这对当年的孩子还是一笔“巨款”,对大人来说都快一包烟钱了,多数人也舍不得拿来哄孩子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