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二十二章 至高境界 (第5/8页)
,他不能不为之担心起来。 怎么呢? 敢情“滚子”只要出门,总得偷回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 刚开始的那一天吃过了午饭,“伸手来”和“二头”留在饭馆里喝酒,“大眼灯”就带“滚子”去洗澡。没想到回来之后,“滚子”竟撂桌上两块三角形状的肥皂。 “大眼灯”当时可是大为吃惊,立刻就明白这小子是把人澡堂子里的肥皂都给偷回来了。 说到这儿您还别乐。这肥皂代表的意义,可和今天人们的认识完全不一样。 在当时的这个时期,由于轻工业水平的落后,肥皂属于限量供应物资,每家一个月只有一块“灯塔牌”肥皂。 而且买了香皂就不能再买肥皂,一家子洗衣洗脸洗澡就靠这一块儿。还别看肥皂只卖两毛一,二十一块您也没地儿买去。这能不是宝贝吗? 当然了,肥皂这么紧张,许多人就都开始想辙了。首当其冲,澡堂子里的肥皂就成了人们觊觎的目标了。 您想啊,买一个澡票两毛六,如果洗完了澡顺手牵羊带走一块肥皂那不就赚了嘛!白洗还落块不花钱的肥皂!这事儿可有多么美呢! 可同样的,因为社会整体紧缺,澡堂子除了定量下发的肥皂,也没地弄多余的去啊。 平时用,不但得先把淡黄色的软肥皂送到锅炉房烤成蹦楞脆、红透亮的,还得拿菜刀剁成三角块呢,就是怕耗费快,也防和顾客自带的混淆。要老这么丢受得了吗? 那么相应的,当时澡堂子就有了特殊规定,为了防盗,把肥皂与员工的收入挂钩起来。 一是超过耗费标准是要扣全体奖金的。另外就是鼓励员工集体反扒,抓一个偷肥皂的罚款一块,谁抓着的有谁五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