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返1977_第二百零九章 海棠花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零九章 海棠花开 (第3/6页)

很畸形,特别愿意追求夸张。以至于从进口电影和电视上一发现这种奇装异服,好多人就争相效仿。竟使得这种“过了时”的服饰,不但在国内各地迅速流行,而且又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流行热度。

    当时最流行的“喇叭裤”颜色是米黄色“咔叽布”的,因此有“狂不狂,看米黄”之说。

    又有些年轻人喜欢在“喇叭口”上做文章,自制的“喇叭裤”,最宽甚至达到了一尺二,两条裤脚的宽度都超了腰的尺寸。

    另外,许多人在穿“喇叭裤”时,还会穿上高跟的皮鞋,有的鞋跟上钉上三角铁片。走路的时候,皮鞋踢踏响,裤脚扫马路。再带上蛤蟆镜,拎着“四喇叭”的录放机招摇过市,那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种“服装怪”的命运与“皮尔?卡丹”的首演待遇如出一辙,从重新流行之初就遭遇各方各面的批评和抵制。

    有许多人看不惯,认为这简直是大阿飞!流氓!玩儿闹!反正穿奇装异服的不是好人。

    为此,他们斥责年轻人过于轻浮,说这是代表着西方腐朽、虚幻、没落的东西。

    画漫画的人马上抓住时机,将穿着“喇叭裤”的年轻人画成反面人物,大有古代怒斥“服妖”之势。

    相声演员更是不失时机,编出相声段子。说他们胡同里自从有人穿喇叭裤,从此竟不用扫胡同了。为什么呀?裤脚像扫帚!

    甚至随之还出现不少的街头压迫行为。一些派出所和单位保卫科人员,一经发现有人穿“喇叭裤”,必要用剪刀强行剪破,方为之后快。

    直到《青年报》写了一篇文章论证,说我国唐代壁画飞天里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