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 179 章 朱二爹纳军粮 (第2/14页)
豆这东西,除了延平府、长溪县之外,别处的买活军地方,已经种了有两三年了,本是菜来吃的,这东西种着不难,许多农家都自留种,当个玩意儿吃着。但这东西和买活军所有的新物一样,都存在‘种『性』退化’的问题,自留种到了第三年,收成便不好,因此也没有被广泛地种植。 今年大规模引种时,还是从上发下来的新良种,一个个圆溜溜的小蛋蛋被分成了小块,用草木灰涂了边,挖好坑栽下去——因今年可能有旱情,大家都紧张地时不时来看着,除除草、除除虫,等到芽尖冒出来了,这稍微松口气。 村里多人家都自己买了《土豆繁殖技术要点》来看,这种农用籍在本地卖得当的好,尤其是和新物有,就算再简朴的人家也舍得花钱会来,对着图和拼音反复地看,每天傍晚村闲唠嗑时,还有人带着过去讨论其中的疑难。 连种过几年的土豆都是如此,的确是新引入的玉米,那就更不要说了,大家都和祖宗一样地供着,听说延平府那里的农户,甚至不放技术员走,连晚上都派了人在口守着,给们烧艾草赶蚊子,平时也是扇风送水的,就巴不得技术员在自家村里待到秋收了,越发连玉米、土豆的收成和储藏都教了是最好。 自古以来,农们便仿佛天然地食古不化,是最胆小也最怕冒险的,但实际上农户的生活几乎每年都在冒险,随意的一个决策失误,都会使得今年欠收,而欠收就意味着家里要减员。若说要改易俗,那么们是极保守,但一旦说到安排生产,那再没有比农户们善于变通而又敢于尝鲜的了,虽然今年的气候不好,但农户们的情绪却不低,种完了这垄地,朱二爹挑着担子走到田边一片坡地下,担子刚一放,便听到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