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 101 章 新来的农民们 (第3/8页)
量,而在于由此产生的纷争。这和上户口簿册基本是同时进行的,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许多和从前的簿册不上的田地,多农户的地是租的,或者是私下开垦,多吃多占的。 虽说现在所的土地名义上都是买活军的了,既然买活军还会请地主们吃饭,买了他们的地,那么自耕农便觉得他们家的那些地仍可说是他们家的,还些没田地册的地也可以混水『摸』鱼地登记成他们家的——佃户长工们却此不服,因为他们的地全只能靠分,看不得自耕农因此占了便宜去。 这种纷争也大大地加剧了宗族的瓦解,不少陈年的冤仇又被翻了出来,双方都气呼呼地想要争取吏目们的支持,不过吏目们一般并不掺和,不管农民们试图怎么地渗透他们,他们都是一门心思地厘定着村里可以耕种的土地,把如今的权属况忠实地登记上去。而后由县里出人来给农户们开大会——大多数村子都不少耕地处于半抛荒的状态,而如今的这些人口是不够种的,因此买活军准备从外引人进来种这些地。 这是大部分农户不愿见到,却也不得不承认的现实,不少好田因为疏于养护慢慢地荒了,这确然是的,而且天候越差便越是容易荒了好田,这道理粗荒谬,的确是如此:大多数好田都是地主的,地主自家耕种不完,只能分给佃户、长工耕种,而如天候不好,一亩田一年的出产连佃户一人都养活不了,那地主的佃户越多便越亏本,他们只能把田荒了几年,只做基本的养护,任由许多佃户在此期间家破人亡、流离失所变做了流民,让剩下来的少数佃户种更多的田,虽然总的产出减少了许多,支出也会因此变少,之后天候和治安都慢慢地平复了,再开始找的佃户,收留的流民来为他们精耕细作。 这是缺德的,些宗族规矩严谨的村落,时不时就闹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