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活_第 131 章 之江辽饷帮办衙门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 131 章 之江辽饷帮办衙门 (第3/8页)

,还有一点,便是他这个人办事很妥当,懂得分润好处,善于打点,自从认了九千岁这个干爹,在朝中扶摇直上,如今已是笼络了不少能员干将,今日这些心腹之中,文臣号称‘五虎’的都赫然在座,便隐隐以他为首,因此众人心中虽然各有看法,但面上却依然是十分捧场,都道,“崔兄果然胸有丘壑,好赞划,好心机,如此借买活军之力,先平西、闯、再定辽东,我危局可解也!”

    这赞划中最妙的一点,当然还是免去了买活军的定性问题,因为定性问题是最能拖延时间的——如果定为反贼,就不能有之后的贸易,必须做出攻打的态势,这是阉党极不乐见的。而如果定为义军,那么之后买活军和朝廷开战时,最先背锅的就是这个主持定性的人,谁也不愿承担这个政治成本,因此一旦谈到买活军的定性问题,朝野间必定是奏本来回,唇枪舌剑,免不得又要拖延几个月,甚至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风波。

    倒是如今这般,直接绕过了定性,把一切都交给‘之江辽饷帮办衙门’,至于甬城港的船有没有装着辽饷,这些辽饷从哪里来,京城的大臣们鞭长莫及,就算有人上奏,究竟也是一笔糊涂账,只要没有激起众怒,些许奏本,又怎能撼动得了如狼似虎的阉党?

    自然了,这每年八十多万两的积余,会有多少留到最后来应付买活军,有多少落入崔蓟州这班人的手中,这些事此刻就不用计较了,至少先把事情先办起来再说。阉党内部虽然也有争权夺利之举,但由于他们最能接触实务,对朝廷现状也就最有共识:倘若不能在几年内将几贼平定,国库中再积攒一些残余,再来几场大疫的话,朝廷财政不崩都要崩了,到时天下谁属不知道,但倒霉的一定便是他们这些名声最臭的阉党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