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 103 章 金主任的早饭 (第6/8页)
然兴盛起来,甚至连金逢春在知道了今年邮局的利润都吃了一惊:买活军做许多事都是暂见到回头钱的,比如修路,但邮政却是非常少见的成本极低而收益极的行业,对她这样站到了一定度,可以纵览局部的级官吏来说,邮递业甚至可以说直接带了造纸业的发展,让许县新开的造纸厂吸纳了至少五百多名工人,却仍能保持着盈利。 当然了,从前也是有人靠代笔书信挣钱,大多数人都知道通信是很自然的一种需求。但从前多数都是由商旅来携带书信,或者是托了驿吏,总的说来,一个县城,一日能有十余封信往去都是多的了,更多人还是请人捎个口信,因为实在也有什么好说的,托人信,到了地儿边还要托人念信,往往会出现寄信人说a,信人了a 1,念信人念成了b,而收信人领会到的意思是c这样的局面。 因此在众人的认识里,通信实在是一种很奢侈的事,仅仅属于些书香门第、豪门大户,普通人一辈子能寄个两三封信便已经是很见得世面了,甚至对一些『妇』来说,就连去找代书信的先生都是一件很大的事。这么几县之地,还要安排专门的邮局,真有这个必要吗?和驿吏一般的邮递员,就是每日里去衙门里收发信件便足够了吗? 这就是见识的限制了,或许谁都有想到,当纸笔的价格打了下来,百姓们的收入提了去,而识字率——至少是识拼音率逐渐往攀登的候,人们信的热情会有如此的汹涌。谁有个三亲六戚在村呢?若是以前,远亲如近邻,一旦离开了本村,之后就只能偶尔来往了,有事是指望的,但现在可就一样了,现在有了水泥路,村和村之间也有许多人马来往,哪怕有专职的邮递员,请人捎信也样遥可及了。 再者,现在出门做工的人也多了,有些进的农户,哪怕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