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 86 章 认识偏差 (第3/9页)
的评价是相当错的,浙江人普遍是敢闯、能吃苦,买活军的织场有了他们,发展得很快,一向是机子等棉,没有棉花等人的。吴老八等人夏天去了一趟卖盐,了冬天年前,便算再去一趟,为今年天气很冷,自然又有一些人家难以维持下去,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织工货源。 了冬日去时,赵家的情况便坏了,赵家公公本来身体就弱,如今心煎熬,深秋一场病,跟着去了,婆婆悲痛重病,周小娘子又要为婆婆治病,又要维系织场,焦头烂额,乡则传言极盛,说公公是她偷情时马上风死的。——其吴老八这样的私盐贩子,走南闯北,有什么知道的?这就是明摆着要吃赵家的绝户,分他家的余产。 只要族有十几个活下去的壮汉,这种孤寡母,没有壮年男丁支撑门户的人家,管家财再厚,都挡住这些人上门。连道理都讲了,直接把两个女人一捉,都沉了塘,或者甚一些,远远地卖了,就说是沉塘了,谁能奈何?罪名可以等事后再来安,扒灰、偷汉,那还是随他们说去? 至于说赵家还有男丁,算是真正绝户……那就简单了,孩子养活,岂是再正常的事?才三岁的孩子,一场风就去了,那时赵家可就变成真正的绝户了?他们家的家产可至少还有十几架织机一座屋那! 赵家余下的两个女眷,对自己要面临的凶险有极的预感,但周家在村人丁并兴旺,敢赵家对抗,很难为周小娘子撑腰。若是买活军来过招工,她们是没有活路走的。吴老八第二次来时,赵婆婆撑着病体来见他,请他看在多年来照顾生的份上,帮自家一个忙,将周小娘子两个孩子带回买活军治下,“只给她们一条活路便是了!” 这件事很棘手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