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活_第 75 章 黄大人结束悲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 75 章 黄大人结束悲痛 (第4/10页)

土地最终会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,带来朝廷财政的崩溃。一个不平衡的体制的本身就注定了将来的崩溃。

    谢双瑶拉了声音,有些讽刺地,“政治不讲德,尽管那些西林党满口的悲天悯人,但其实压榨起他们最体恤的百姓时也是一点不手软的。他们可明白着呢,农户活不下去的时候,起来造造反,阉党和西林党便暂且罢手,安抚一下当地的农户,这本来也还算是行得通的纠错机制,但这样脆弱的体系是禁不起天灾的,尤其是禁不起范围内的寒『潮』和减产,要持续数十年的寒『潮』和减产——这些年连浙江也『乱』起来了,黄锦衣卫,农户和织户争地,你应当知这背后的缘由是什吧?”

    “……天冷了,种不得多季稻。”黄大人沉重,“原本一年两熟,或是两年三熟的地,现在只能一年一熟了,冬天什也种不了。粮食便不够吃了,但织户又占了许多田地去种桑树、种棉花,这些织户背后都是本地的大地主,而农户背后的小地主很难和织户抗衡,农户们活不下去,浙江人又野蛮,双方便时常在灌溉时彼此冲突,时常酿出血案。”

    “连富庶的浙江都是如此,两湖、四川,况会好?”

    自然是不会的,减产是『性』的,而且数字触目惊,别五十年,哪怕减产个两年,都会有上万上十万的百姓饿死,没饿死的那些也不可能坐以待毙,必然要起来闹。建贼、西贼、闯贼,只是个始,大敏就像是一艘千疮百孔的船,有些人还在往外徒劳地舀水,想要把漏洞慢慢补上,有些人已经被迫或者主动地跳了船,有些人还在欢快地凿着窟窿。

    而像黄大人这样的人,他看到的却是在这艘船翻覆,新的一艘船浮起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