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三章 收高士,谋诸地 (第5/5页)
徐士族并列!” 历史上,董昭是曹魏开国元勋,赵旻决不能让这第一个投靠自己的高士,比其历史上地位还要低。 因此,他的潜台词当然是万石三公和堪比留侯张良、献侯陈平的一字县侯。 当然,董昭在这个时代的能力,也不亚于这两位先贤大能。 董昭当然听懂了赵旻的潜台词。 在赵冉瞠目结舌的表情中,董昭行了个顿首礼。 赵旻连忙以顿首礼还之。 百年之后,他们君臣这一番关于天下大势的对答,被史官称为《濮阳对》。 虽然史官总结出的《濮阳对》内容中,涵盖到二人讨论天下一统为何,何以一统,以及一统后如何治等等,其实有八成都是后话。 但这就是历史的归因效应。 董昭在门内目送二人远去,笑着喃喃自语:“鸿鹄之志,岂燕雀可知哉?孟德之志,差从文远矣!” 仍有些晕晕乎乎的赵冉,亦步亦趋地跟在赵旻身后。 他至今仍未想通,为何年近半百的董昭,竟会认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为主公。 赵旻似是知道其人心中之疑,当即笑着回头:“阿叔莫多问,到车上旻自会详细为阿叔解释!”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,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。 其一,东汉虽有窦宪勒石燕然,但确实三次欲抛弃凉州,致使凉州士人兵卒对东汉离心离德; 其二,汉末时期,士人们的世界观颇为狭隘,最为雄才大略的曹cao平定乌桓是由于三袁,而公孙氏始终未定。 其三,士族之间,地域歧视现象非常明显。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