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历1592_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 (第1/4页)

    萧如薰让军队不能得到懈怠机会的方式有很多,除了体育竞赛这种趣味模式之外,还有更加严厉和残酷的模式,比如对抗演习。

    军队不能忘记演练,没有军事战争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战斗,否则战斗力就会快速下滑,西汉时期的汉军之所以可以保持相当的战斗力,不仅仅是有匈奴这个大威胁,更是因为长期不中断的演武。

    汉军对军队战斗力的重视绝不亚于秦军。

    汉代,中国人口没有现在那么多,面对强大的匈奴的压力,汉军的兵役制度接近于全民皆兵的义务兵役制,汉承秦制,当时规定不论贵贱,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,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,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,直到五十六岁止。

    在适龄期间,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,每次一年,一次在地方上,称“正卒”,一次在边疆或京城,称“戍卒”或“卫士”,一旦有大战,兵力不足,受过训练的农户就要立刻集结起来到长安,然后准备出战。

    因为农闲时不间断的训练,哪怕是不在服役期之内的预备兵也有强大的战斗力,利用这种全民皆兵方式所提供的雄厚兵源,汉武帝最终打败了匈奴,确定了汉政权在东亚地区的绝对霸权。

    这种兵役制度饶是在现代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,但是却在后来逐渐无法施行。

    除去政策层面上的问题之外,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央集权的衰落,地方上的土地和农户被地方豪强士绅掌握,国家没有土地没有自耕农,所以兵制逐渐败坏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