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启黄金年代(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)_818、我种下一颗种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818、我种下一颗种子 (第1/6页)

    九二年到九四年的两年,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称之为“改革攻坚年”,而九六年之后,则是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软着陆时期。

    从时间节点上看,九五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转折年。

    总管九五年的中国,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,经过之前几年良好的大环境,内需已经被极大地挖掘,整个市场的活力被激发。在私企和国企两个群体的相爱相杀之下,商品供大于求,到处都是机遇也到处都是竞争。

    而在这一片繁荣之中,随之而来的是国门打开外资兴起。

    此前在山东的时候,李宪看过的一篇《人民日报》经济板块的报道就显示,到95年9月底,外商实际投入中国资金1100亿美元。

    11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?

    90年代中期,境外企业在米国的直接投资,不过也就是3000多个亿美元而已!

    在世界上,1100亿美元这个数字,排第二。

    要是用现在的词,叫FDI仅次于米国。

    七九年改革开放后,见识了肯德基在京城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大火特火,单店全年纯利润高达七百万。

    见识了可口可乐开辟了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市场,将可口可乐在中国做成了一种潮流文化符号。

    见识了德国大众和上汽合资,桑塔纳这一款在国外技术并不算领先的A级车卖出十八万五的天价,成为中国成功人士的代符号,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见识了皮尔卡丹用散场时装秀重新定义了中国男士穿衣风尚,每一款单品都成为成功男士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