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58章:鼓动 (第2/4页)
看了看,终于有人抓耳挠腮的问了一句。 问的是提心吊胆,听的人同样是忐忐忑忑。 小元宝厂,是松江塑料的职工们给现在这个黑厂子起的外号。八十年代初,松江塑料厂最辉煌的时候,卖的最好的产品就是塑料元宝。作为那个时代最最时髦的年节祭祀用品,松江塑料厂生产的“金元宝”是畅销大江南北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整个松江塑料厂职工的工资,生活都处于整个厂历史的最高峰。 所以在公司不成停了工,刘建生靠着职工代表的身份,将所有的职工绑在自己身边儿,偷偷的将厂子里边儿的设备运出去搞私厂之后,便将这个黑厂子取了个“元宝”的代号。 但是其实,这个厂子,早在松江塑料厂没有彻底败落之前,就已经存在! 早在88年,当时担任销售股股长的刘建生就动了自己单干的心思。那个时候看着塑料厂的产品卖得好,刘建生跟亲戚朋友借了笔钱,偷偷的租下了一个仓库,开始生产当时塑料厂一些批量小但是利润大的产品,借着自己掌握着客户资源,偷偷生产然后销售给南方的那些客户。 靠着自己攥着客户的便利,这几年刘建生可没少赚。 可是赚的再多,这个私厂始终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事。偷偷摸摸的,规模上一直就是那个样子。每年提心吊胆的,也就是五万六万的进项。 直到松江实业打91年下半年,因为几次失败的投资导致公司股票大跌,塑料厂这个主业受到波及衰败,刘建生才看到了机会! 可以说,松江实业虽然这几任的总经理都不是什么无缝的鸡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