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田螺小夫郎_第5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6节 (第5/6页)

水小火化开,留着备用,等腊八粥煮好以后再倒进去,这样熬出来的粥香甜软糯,还黏糊糊的。

    等粥熬好,眼瞅着孩子们就快要上门来了,宴清霜连忙舀出来一碗,让相公端着先去祭祀。

    自己则放了桌子,把准备好的糕点、果子、糖果这些全部拿出来摆上。

    又一一把小碗整齐的摆放到桌子上,再把腊八粥盛到里面,怕放凉了,中途还换了好几次。

    顾庭风从后院回来,见他一脸紧张,不由失笑,“孩子们该来的都会来,担心什么。”

    宴清霜也笑,“你不懂。”

    这腊八节既是大人的节日,更是小孩子的节日,每到这天,孩子们都会早早起床,挨家挨户的上门讨要腊八粥喝。

    越是上门的孩子多,则表示这家人福气好、德行好,心地良善,受孩子们喜欢,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德粥。

    相反的,若谁家院里空荡荡的,没个上门讨要腊八粥的,则表示这主人家不好客,没福气也没德行,孩子们都不愿来。

    别看孩子们年纪小,谁家怎么样他们心里都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村里门婶子家就是个例子,据说每年她家熬煮的腊八粥,都是用几把粳米混着玉米面熬煮的杂粮粥,就连南瓜子都舍不得抓一把。

    孩子们自从吃过一次,都再也不上门了,门婶子还怪人不知好歹,站在门口骂,说什么都让人白吃白喝了,还嫌这嫌那的。

    后面孩子们的阿娘也听不下去了,纷纷站出来对骂。

    这本来就是村里风俗,从那老夯货的嘴里说出来,就感觉自家孩子是特地上门讨她吃的,大家又不是非缺她这口饭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只要家里有孩子的,都会在这天事先叮嘱好自家孩子,一定不要去那老泼皮家讨粥喝。

    孩子们记着大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