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李世民求我造反_第379章 工程院成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79章 工程院成果 (第3/4页)

已经诞生了,甚至在一千多年后的七八十年代,北方农田量保有量比较大的主要耕地区所使用的播种机,比汉代的耧车……在原理上,也没先进到什么地方去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在传动装置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部分改进而已。

    刘昌带着李恪来到这个改进的播种机前面,李恪看到它,光是外形就唤起了他小时候的记忆,李恪小时候用的那个播种机和这玩意很相似了。

    李恪记得自己上辈子小时候的播种机也并不大,就是比一匹骡子宽一些,五条腿,播种机两侧的轮子是铁质的,链条带动,然后上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方斗,里面倒进去作为底肥的二胺和小麦种子混合在一起,然后一起倒在方斗里播种。

    方斗的下面的五个孔对应五个中空的播种腿,而这五个孔中间是有类似于水车那样的凹槽螺纹,可以横向抽动,里面的凹槽大小不同,是利用凹槽大小来调节滚动一次滚轮,播种多少种子的数量的。

    大唐的耧车方斗下面是没有这个凹槽螺纹的,这样的话,耧车两侧也没有滚轮,这样的话,就很容易导致小麦一次的数量过多,或者过少,没有那么均匀,而实际大部分时间是偏少的。

    上辈子李恪的爷爷跟他说过,他们年轻的时候那播种机就叫耧车,播种的时候要摇耧,因为不摇,很多时候种子就卡到一起了,毕竟那个孔不能留太大。

    而且耧车两侧没有车轮,也非常的耗费畜力。李恪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改进后的铁制的,他爷爷他们也叫铁耧,可想而知这个称呼用了多少年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