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李世民求我造反_第394章 是谁在背刺我秦王殿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94章 是谁在背刺我秦王殿下 (第1/5页)

    高句丽,始于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在辽东建立的割据政权,十六国时期,高句丽曾跟慕容鲜卑的前燕争夺辽东霸权,差点被慕容氏打到灭国,后来慕容氏将主力投放至中原战场,高句丽才逃过一劫。

    慕容鲜卑衰落后,辽东地区的真空被高句丽迅速填补,南北朝时期,高句丽疆域西至辽水,东临日本海,北接辉发河,南至汉江。

    《隋书》记载:东西两千里,南北千余里。

    不同于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,高句丽汉化程度极高,五胡乱华时期,他们从中原地区吸收了大量的先进科技,而且坐拥辽东半岛丰富的铁矿资源,可以做到“以弓矢刀矛为兵,家家自有铠仗”(《魏书》)。

    而在那个时候,高句丽就有人马具甲,手持马槊的甲骑部队。除了甲骑之外,高句丽的骑射部队也非常强悍,因为辽东地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,射猎之风盛行,他们盛产一种被称之为“貊mo弓”的复合弓,这弓短小精悍,威力极高,极为适合骑射。

    而高句丽最可怕的一点是它还有非常恐怖的军事动员能力,其巅峰时期拥有六十万军队,数万甲骑(《中国高句丽史》)而贞观九年,大唐的府兵加起来也不过八十万而已。

    所以高句丽从来都不是一个弱鸡国家,千万不要因为它跟后世某个国家名字非常相似而就以为它也是弱鸡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贞观十九年,处于巅峰的大唐,李恪的老爹李世民亲征高句丽,曾一战就缴获“马牛十万,明光铠万领!”(《新唐书》)

    这也是为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,最后功败垂成的原因之一,而不管是隋炀帝,还是李世民,都很清楚,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,所以历史上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