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21章 流民图的另一种用法 (第2/17页)
,解决这个问题。 最终的落脚点,还是放在了这场数月的大旱、以及张任侠上流民图上面了。 “张任侠上流民图,等于是整个天人感应体系的最后一击。这是旧党借用恰好发生的天灾,对新法的一次攻击。 “按照天人感应的体系,‘天变’这件事情是必然会落在新法上面的。 “强行狡辩效果不会很好,因为我开了上帝视角,皇帝却不一定开了。皇帝本身就态度不坚决,看到如此严重的天灾瞬间慌了神,所以,即便我用王文川的身份赌咒发誓,效果也不会很好…… “最佳的解决方式,还是要在天人感应的体系之内,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导向。” 再度回到政事堂,楚歌以王文川的身份,做出了如下安排。 第一,改变人事安排,将文君实和一些旧党的重臣,安排到河北地的大名府及周边的州县。 大名府,是齐朝的五京之一,更是京师北方的屏障。一旦有战事发生,这里首当其冲。 第二,在变法的条文中,特许大名府及周边的州县,不必实行任何新法,而仍旧以旧党的旧法来实行。 第三,要求大名府及周边州县,加大常平仓的储备。 至于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安排? 是因为楚歌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原文中,找到了一些翻盘的细节。 王文川被罢相,直接原因是张任侠上的流民图。那么,流民是从哪来的呢? 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。 实际上,这些流民都是从大名府周边过来的。 当时的那场大旱,并不是影响到齐朝的全境,而是主要影响了大名府周边的区域。 那么,为什么这么多流民会突然汇聚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