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40章 准备问题 (第6/8页)
廊,就是山海关、锦州一线。 这里地势平坦、开阔,便于行军,怎么看都比梁太宗此时选择的路线要更加好走。 楚歌解释道:“很简单,因为辽西走廊是因为地形变化、海岸线东移,在齐朝之后才出现的。” 玩家们这才恍然大悟。 梁太宗走蓟州、营州、辽泽一线,并不是他为了故意绕远、翻越崇山峻岭,而仅仅是因为当时这是征讨高句丽唯一可行的一条路线。 很快,梁军渡过辽水、抵达辽东城下。而李道宗与李勣的先锋军也南下,遥相呼应。 高句丽援军四万人,沿着汤河向辽东城方向救援。 李道宗二话不说,带着四千骑兵就冲了上去。 双方一通激战,焦灼之际,李勣率军前来支援,硬是将四万人堵在辽东城外。 如果这四万人进入辽东城,城中又有大量的粮食物资,再想拿下这座城池就难上加难了。 很快,梁太宗来到辽东城,犒赏李勣、李道宗之后亲自指挥攻城,很快攻陷辽东城,杀高句丽守军一万多人,俘虏五万多人,米五十万石。 这些粮食,直接就实现了“因粮于敌”的构想,让梁军根本不需要再依赖后方漫长的补给线。 这些米足够梁军吃上大半年,可以说是这次出征高句丽所需的全部粮食差不多都解决了。 能够拿下辽东城,李道宗决定以四千对四万、将高句丽援军挡在辽东城外围是关键。否则放任这四万人进入城中,再想攻城就难上加难了。 紧接着,梁军又开始进攻白岩城。 高句丽又从乌骨城派了一万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