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40章 准备问题 (第4/8页)
分,所以才得到了当时百姓的踊跃支持。 想当初前朝皇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,百姓的反应是:无向辽东浪死歌。 压根不想去打仗,而且有的地方干脆揭竿而起。 而梁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时候,百姓的反应是:争先恐后要从军。 史料记载,募十得百,募百得千,其不得从军者,皆愤叹郁邑。 也就是说,招募十个人,就有一百个人报名;招募一百个人,就有一千个人报名。 官府最后不得已,只能优中选优,而那些落选的,只能郁闷地叹气。 甚至还有很多人压根不管招募的命令,直接组成私军前来投效,主动申请上战场。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?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,跟着秦王就是躺赢局,根本不存在输的可能性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每次攻伐都能获得大量的财宝赏赐,还会有勋功爵位赏赐。 秦王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一向是赏罚分明、慷慨大方,所以百姓们毫不怀疑此行的收获。 很快,玩家们居高临下,从归序者城塞中看到一支大军渡过辽水,开始抵达辽东城下。 其实在梁太宗的大军真正抵达辽东之前,这里的战争就已经打响了。 李勣在大军还未抵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,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。 他表面上在营州柳城大造声势,让高句丽以为他会在辽泽以南的怀远镇渡过辽水。 但实际上,李勣却选择从辽泽以北的通定镇渡过辽河,攻击玄菟城,打了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。 在李勣和李道宗两人的声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