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6章 解决方案 (第5/6页)
了。 “不过就实物税损耗这一点,倒是可以搞一个简化版的‘耗羡归公’。” 想到这里,楚歌在脑海中想好了这次案件的处置方式。 掌印的官员处死、副印官杖责流放,并严令禁止任何形式的空印行为再度发生,这一点当然还是不变的。 而后,定一个“耗羡归公”的策略。 也就是说,因为实物税的损失,出现“耗羡”是必然的。但这笔耗羡不能从百姓那里额外征收,而且必须要有严格规定,不能让各级官吏想征多少征多少,要有一个固定比例。 这样一来,各地仍旧如实按照征税的数据进行层层上报,到户部核验。 当运送路程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产生损耗的时候,即可视为耗羡。进入户部时,如果损耗在正常范围内,那么就正常入库,多出来的耗羡同样也不能由官员自己留着,同样也要上交,但这些耗羡可以作为补贴发放给各级官吏或者有其他用处。 如果损耗不在正常范围内,那么就要说明缘由。如果是因为特殊情况,比如天降大雨,那么就要有相关的证明可供查验。 当然,楚歌也很清楚,古代的任何税赋改革都逃不开一个定律: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,但每次税费改革后,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,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。 原因也很简单,这些改革的初衷,都是为了将各种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合而为一,既降低征收难度,又让各级官吏没办法巧立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