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07章 两个时代的人 (第8/9页)
被称为“荆公”。 这位张任侠,原本算是王文川的后辈,本来很受王文川的赏识,多次想要提拔他为新政做事。然而,张任侠最终却走到了新政的对立面,甚至成为新政失败的关键人物。 从历史评价上来说,王文川的历史评价一直到近代,都极差。 极差的意思是,几乎可以与害死韩甫岳将军的、古今顶级jianian臣秦会之相提并论。 比如,后人说王文川“**肆虐、流毒四海”;又比如,说他“国家一统之业,其合而遂裂者,王文川之罪也,其裂而不复合者,秦会之之罪也”。 又有人概括说:秦会之是“明进佞言悦昏君”,而王文川则是“暗以jianian策惑英主”。 总结起来就是说,秦会之是个明明白白的大jianian臣,明着蛊惑昏君做坏事;而王文川则是大jianian似忠,表面上是个能臣,实际上却暗中用很坏的计策来迷惑明君做坏事。 甚至将齐朝灭亡的原因,归结到他们两个人身上,认为这两人一前一后,是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。 当然,到了近代,随着人们对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加深,王文川的评价才有了反转。 对于李鸿运来说,这是很基础的历史知识,他当然都是了解的,按理说没什么可震惊的。 但问题在于,年代对不上! 王文川死后过了十几年,韩甫岳将军才出生;而韩甫岳将军死时,虞稼轩才两岁。 也就是说,虞稼轩跟张任侠、王文川等人,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,中间至少隔了上百年。 可是在“欲说还休”这个副本中,两个人竟然变成了同时代的人。 以张任侠为参照物,此时的虞稼轩和张任侠都该是二十出头的年纪,而王文川则应该是四十多岁,已经来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