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29章 罗氏变法 (第8/15页)
客官僚,都受过良好的教育,学识过人,但他们唯独从未认识到自己对同胞应负的责任。” 王文川不由得击节赞叹:“说得好! “天变不足畏,人言不足恤,祖宗不足法。 “若是没有这样的魄力,又如何能推动变法?” 显然,王文川对于罗氏的这些话,相当赞赏。 因为这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条。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,何尝不是他想对那些旧党的重臣们说的? 以文君实为首的旧党重臣,一个个饱读诗书、侈谈心性,不论是诗词还是文章,都是顶尖水准。 可这样一批文人士大夫,面对着国库空虚、民生凋敝的现状,面对着“富者田连阡陌、贫者无立锥之地”的现状,却无动于衷。 他们自然可以引经据典,找到无数“遵循祖宗之法”的依据,可他们唯独从未认识到自己对同胞应付的责任。 让国家富强、抵御外辱,让民众安居,国不加赋而民用饶。 这是他们读了一辈子诗书,却从未想过的问题。 而这些旧党的官员,千言万语也不过是汇成了一句话:为与士大夫共天下,非与百姓共天下。 换言之,他们并不认为普通的百姓,是自己的同胞。 眼前的景象飞速变幻,失业的人排成的救济长队在不断缩短,死气沉沉的城市再度焕发出活力,大规模的基建活动顺利开展,整个城市,乃至整个国家,都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,发生着改变。 王文川问道:“所以,这罗氏新法,成功了?” 孟原点头:“成功了。 “这一系列举措在五年之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国民生产总值达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