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29章 罗氏变法 (第10/15页)
的本意,而是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,但王文川自己也清楚,作为一个变法者,自然是要在一开始就预估到这些问题。 他未能预估,造成了这样的结果,说冤枉确实冤枉,但归根结底,还是不冤枉的。 而反观罗氏新法,在刚刚推出之时,就通过炉边谈话让全国民众竭诚欢迎,之后随着新法的推行,支持率更是一路走高,大部分法案都不折不扣地推行了下去,产生了完全符合原意的效果。 在王文川看来,在这一层面上,罗氏自然远胜于自己。 而在过程上,罗氏变法也值得称道。 王文川变法时,是以相权推动变法,虽然有皇帝的支持,但却并不能让皇帝完全信任,也始终没能争取旧党中的人,只能被迫以新党的这些人去推行变法,久而久之,钻营小人混入新党,整个变法自然也就变质了。 而罗氏变法,虽然近似于君权,但当时异国中也有大量掣肘的势力。从富商巨贾、资本家到其他党派,其中也不乏罗氏的反对者。 但罗氏却能以雷霆手腕发动民众,将这些声音全都弹压下去,完成了实际上的大权独揽,在过程上,自然也是更胜一筹。 从结果上来看,王文川的变法最终失败,而罗氏变法却成了古今中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变法案例。 王文川自然会认为,自己不如对方。 孟原宽慰道:“荆公不必太过苛责,时移世易,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,类似理念的变法,产生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天壤之别。 “罗氏新政自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,新法成功也不是他一人之功,是顺势而为。 “但其思想的根源,仍旧是以国家手段干预经济民生,调控国家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