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_第321章 神棍出山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21章 神棍出山 (第3/8页)

的内容来发展。

    出晋阳之后的第一场关键抉择是霍邑之战平宋老生。

    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,此时天降大雨、连日不停,梁高祖想退兵,秦王费了很大的劲说服他不能退,而后用激将法逼宋老生出战。

    结果战斗过程中,太子坠马,宋老生乘胜追击,导致梁军的左军、中军被冲击后退。

    紧要关头秦王率领二百骑兵从山坡上冲下,在敌阵后攻击,扭转了战局,并成功追杀到霍邑,斩首宋老生。

    第二场关键抉择是河东与屈突通对峙。

    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,此战迟迟打不开局面,梁高祖犹豫不决,裴寂主张消灭屈突通后再过河,而秦王主张兵贵神速应该马上过河入关中。

    梁高祖考虑了半天就选了个折中方案,一部分围河东一部分过河,而事后证明秦王是对的,渡河后顺风顺水夺取永丰仓,义军势力快速壮大。

    而在这两次的关键抉择中,李鸿运也继续发挥自己的神棍本色,对战争形势进行了精准预言。

    在霍邑之战中,先是全力支持秦王劝说梁高祖不能退兵,而后在排兵布阵时,又让梁高祖刻意提防左军、中军的军阵,又建议安排秦王的骑兵在高处埋伏,在关键时刻有扭转乾坤之功效。

    在河东与屈突通对峙时,不仅赞同秦王的决策,要求梁高祖快速渡河夺取永丰仓,并且还主动要求跟随秦王一起,快速扩张势力,并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其实这些选择,多半是秦王或者其他谋士提出的,梁高祖是最终的拍板人,没有李鸿运,历史也会这么走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