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14节 (第4/5页)
纸,拿葫芦瓢一扣,等一晚上之后,哪里湿得最厉害,就证明土壤比较湿润。 他们想得很好,然而第二天一早一去查看,东面那片地的葫芦瓢愣是丢了两个,原地只留下两张湿漉漉的报纸。 知青们:“……” 苏丽梅想骂两句,又忍住了,气愤地说:“我要告诉赵主任!” 庄兰拿起报纸,“这是露水打湿的吧?好像不准。” 好在另外两片地的葫芦瓢没有丢失,报纸的潮湿度也能看出点差别,也算有收获。 苏丽梅还是气不过,就找到赵柯家去告状。 赵柯:“……” 一路过看见俩葫芦瓢,顺手捡走,确实很符合赵村儿社员勤俭持家的作风。 赵柯答应苏丽梅会帮他们找水瓢,又提醒她:“你们下回再弄啥,记得做个记号,我让社员们不乱碰。” 苏丽梅很怀疑,“我们做记号,不会把我们记号拿走吗?” 她说的是布条,麻绳之类的记号。 赵柯:“……灵活点儿,你们可以钉个木牌,写上字,我会提醒的。” 苏丽梅思考着答应,“行。” 几分钟后,赵柯到大队办公室,打开大队喇叭,喊话:“谁这么勤快,把人知青放在地头的葫芦瓢捡走了?知青们给咱大队测井眼呢,听见了赶紧还回去。” 赵柯重复了三遍,才关掉喇叭。 大队各处,大家听到喇叭声儿,全都在讨论葫芦瓢咋测井眼。 这玩意儿不要钱,捡到的真就是看见了顺手捡走,听到喇叭,就给知青拿回去了。 还有妇女好信儿,一人揣一个家里多余的葫芦瓢结伴儿送到知青点,打听是咋回事儿。 知青们本来肚子里都存着几分气,一下子收获好多葫芦瓢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