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81节 (第2/7页)
面孔,问他们,“咱就说句心里话,你们小时候,哪个没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能读书?哪个没羡慕过余秀兰有赵柯这样进工厂上班儿的闺女?” 成年社员们下意识看向村里几个念过书的人,赵新山、牛会计、余秀兰…… 小时候,大家都有干不完的活儿,只有他们,早早会写自己的名字,说话也很有道理似的,好像衣服也总是干净的。 所以从他们开始认第一个字起,赵村儿所有人就默认了他们不一样。 对赵柯也是…… 何止是羡慕,酸的很。 赵柯咋就能进工厂呢?自家孩子咋就只能在地里扒拉土? 为啥好的都在一家? 人家一代一代越来越好,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,永远扒拉土? 没有人甘心。 人人都有自个儿的不甘心,赵新山、余秀兰这种明显比村里人优越一大截的人,也有自己的不甘心。 世界太大了,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子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,优越在哪儿呢? 赵新山叹道:“咱们这些大人努力干活儿赚钱是为啥,不就是为了自家的娃娃们吗?哪怕孩子们读完小学,还是留在村里种地,有文化的人种的地,跟咱们这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也不一样儿。” 至于咋不一样…… “赵柯说,外头研究出来的种子,种下之后,比咱们村儿里自留的种子能抗灾更高产,明年开春,咱们大队就买这种种子种。咱们大队还打算用一部分卖白菜的钱买手扶拖拉机,没读过书,能学会开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