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275节 (第2/6页)
青年们读着她的文章, 内心激荡, 他们将它改编成歌, 谱上曲,围着篝火,在夜晚的星空下,互相传唱。 更多人以她为榜样,想要了解她饱满的精神世界,读到她更多的文字,想要与她交流,数不清的信件飞往《群众日报》,也飞往双山公社。 与此同时,与赵柯有联系的人,也都关注记挂着赵柯。 赵柯寄出稿件,一直没有收到退稿,几乎要忘记稿子的事儿,报纸突然就发了。 这些天,赵柯为促进公社集体农业合作社的建立,一直都在公社,现在因为报纸,一下子梦回初次出名,周围人见到她,全都三句不离报纸。 而且找她的人很多,一般都是打到轴承厂传达室,赵棉几乎每天下班都要去通知赵柯回电话。 报纸发行的第二天扎堆,省城的苏教授,省城拖拉机厂的孙副厂长,省城的于师傅,市玻璃厂的杜副厂长,县养猪场的张场长先后打来,赵柯还特地赶在轴承厂上班的时间过来,特地先为占用轴承厂集体资源跟厂里领导道了个歉。 平时她电话就不少,但还说得过去,一连好几个,有可能会堵住别人的电话。 轴承厂领导很大方,“有正事儿都直接打到办公室来了,传达室的电话本来就是为方便工人们而设,你以前是咱们轴承厂的一员,现在是轴承厂家属,也给了钱,尽管用。” 轴承厂没少给方便,投桃报李,赵柯自然也应承:“要是厂里有什么事儿需要我出力,我能办到,肯定不推辞。” 领导笑道:“上次厂长还说,什么时候,一起在咱厂大门拍照留影儿,也好让人都知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