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74节 (第3/5页)
衣服,他看见她干活顺便儿帮把手,一来一往,渐渐就有了暧昧。 自从俩人眉来眼去,罗风整个精气神儿都很不一样,按照靠山屯儿大队其他青年的说法,就是“吃了最甜的蜜,满面春风惹人来气”。 等到一男一女心照不宣,罗风找到个机会表了意,杨菲也跟他说了留在赵村儿的事儿。 当时罗风也有点儿抗拒犹豫,回去跟同大队的青年一说,大家伙一致的意见都是—— “你是大队长侄子,又不是娶不着媳妇儿,咋能找对象不娶回家,还上门儿呢。” 但罗风有一个好处,他遇到事儿不是那种不管不顾直接变脸的,而是先了解、沟通,再决定。 于是他就听说,赵村儿被追求的未婚姑娘们以后都想丈夫留在赵村儿。 他还听说,六河子大队的马盛跟赵村儿的姑娘定亲,两家已经商量好,婚后马盛的粮食关系转到赵村儿。 至于缘由,杨菲给他了——因为赵村儿好,比别的村儿好,他们明明可以有更好的生活、更大的追求,为什么一定要因为婚嫁习俗,必须住到婆家。 这理由,很现实,并不是“舍不得娘家”、“抵触婆家”之类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原因。 所以,罗风理智地观察着赵村儿,理智地跟杨菲沟通,理智地考虑。 “赵村儿烧出砖”,“赵村儿很快要盖砖房”的消息一传开,其他青年态度大变,罗风同村的青年们也变了态度。 “要是能住上砖房,转粮食关系到对象家,也不是什么大事儿。” “今年一个涝灾,他们大队的条件就超咱们大队一截,你看他们这么忙活,以后不得更好。” “六河子大队的马盛是不是早就知道啥风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