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38 (第3/4页)
事实上,若后宫不稳,朝臣确有劝谏帝王之职。 明朝万历年间,郑贵妃极为受宠,所生的福王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,造成了国本之争,纵观朝堂,弹劾贵妃的清流重臣比比皆是! 刑不上士大夫,万历皇帝只得压下弹劾,不痛不痒地斥责几句。如此一来,郑贵妃妖妃的名号越传越广,她却无可奈何,只得捏着鼻子认了。 即便时移世易,当今圣上大权在握,容不得臣子质疑,他们也不敢对着皇上指手画脚……但有明珠在,朝中出现一个不懂规矩、贸贸然弹劾后妃的低阶官员,岂不是轻而易举? 储君乃是国本,太子外家乃是赫舍里氏。宜妃出身郭络罗氏,八竿子打不着一处去,亲近储君便是动摇国本,此居心何在! 到那时,皇上越是护着,反对声浪就越是庞大。索额图能眼睁睁地让人摘了果实吗? 想到此处,惠妃心念一动。 因受纳喇一族精心培养,明史她也有几分熟悉。若宜妃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太子,坏了纳喇氏的谋划,何不仿照万历年间的妖书案,出个话本,指桑骂愧地骂上几句,抹黑了她的名声? 不过,这法子太过阴损,她与宜妃尚未有深仇大恨…… 惠妃闭了闭眼,犹豫再三,终究打消了这个念头。 富察家的富庆做了五阿哥的伴读,一连两个中立的家族,着实让人眼馋。前些日子,明珠再一次谋算着拉拢郭络罗家,她也不能拖后腿不是? 抹黑得太狠,可就真结仇了。 “若把宜妃亲近太子的事儿捅到了朝臣面前,定会有人忍不住弹劾。”她抚平了衣襟的褶皱,看向胤禔,缓声道,“不必担忧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