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65 (第3/4页)
的手,面上闪过毫不掩饰的欣悦之色。 太子长大了,近来的表现,让他愈发满意,愈发高兴了起来。 上书房的学业自不必说,不用他人督促,保成也不会有半分懈怠;孝顺长辈、友爱兄弟,看顾胤禛胤祺他们很是尽心尽力,任谁都看在眼里。 几月前,康熙与太皇太后谈起太子,感叹着道,这孩子人品贵重,心地纯善,却稍稍天真了些,冲动了些,从他顾不得后宫争端为胤禛求情,便可见一斑。 说是这样说,皇帝实际半点也没有斥责的意思。 就是这样的天真与冲动,让康熙感触颇深,并愿意纵容,想着时候还长,等日后慢慢教导,定能教出一代明君,将大清的基业延续千秋万代,从而不负列祖列宗的期望。 …… 前些日子,太子阴差阳错地邀请兄弟们挑马,更是与胤祺一道,救回了胤祚的一条命。 若不是保成当机立断请了太医,如今胤祚的现状,他想都不敢去想! 除此之外,短短几天时间,大阿哥与太子的数次“交锋”一字不落地传入了康熙的耳中。 皇帝表面不动声色,实则皱了皱眉,在心里留下了浅浅的痕迹,不自觉地对最为看重的两个儿子——长子与嫡子,作了大致的比较。 比较之后,他暗叹了一声。 比起保成,保清(胤禷)还需多多磨练。 太子是他的弟弟,同样是一国储君,气度比不过也就罢了,万万不能缺了礼数。 保清比保成年长,却还比不过弟弟懂事。惠妃说保清活泼似皮猴,倒还真评价得中肯! 万般思虑不过短短一瞬,听闻云琇的轻唤,康熙堪堪回过神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